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聊齋志異》與“中國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767475
- 條形碼:9787560767475 ; 978-7-5607-674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聊齋志異》與“中國風” 內容簡介
作者獨具慧眼地發現了《聊齋志異》所蘊藏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進而聯系具體作品,從時下流行的“中國風”視角切入,探幽攬勝,抉微燭隱,從思想內容、藝術表現、生活哲學、民風民俗乃至生活細節等諸多層面對小說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特質和文化基因進行了深入的挖掘與細致的考察。對于中外讀者通過《聊齋志異》這部世界文學名著,來進一步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聊齋志異》與“中國風” 目錄
**章 蒲松齡其人及《聊齋志異》
第二章 《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現狀與特色分析
**節 《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現狀綜述
第二節 《聊齋志異》的海外傳播特色分析
第三章 《聊齋志異》的“中國風”潛質
**節 “中國風”概述
第二節 《聊齋志異》的“中國風”潛質概說
第四章 《聊齋志異》思想內容的“中國風”特色
**節 《聊齋志異》人倫思想的“中國風”特色
第二節 《聊齋志異》禮儀思想的“中國風”特色
第三節 《聊齋志異》愛情婚姻思想的“中國風”特色
第五章 《聊齋志異》藝術手法的“中國風”特色
**節 語言表達駢文化
第二節 意境營造虛實相生
第三節 用傳奇以志怪
第六章 《聊齋志異》哲思表達的“中國風”特色
**節 佛教之因果報應思想
第二節 道教之方術表達
第三節 儒教之“和為貴”
第七章 《聊齋志異》借力“中國風”的海外傳播策略
**節 文本翻譯“中國風”
第二節 故事背景鏈接中國味
第三節 裝幀設計“中國風”
第四節 視聽作品改編“中國風”
后 記
展開全部
《聊齋志異》與“中國風” 作者簡介
李志紅,山東淄博人,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著有《散步》《歷史文化語境下中國文學經典研析24講》《何處是歸程——中國歷代女作家主體意識變遷及現代教育啟示》《第三只眼看聊齋——基于女性學視角》等作品。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