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茶經·續茶經【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1184
- 條形碼:9787515821184 ; 978-7-5158-211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茶經·續茶經【精裝】 內容簡介
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茶的書,史籍、筆記、雜考等里面,也有大量關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其中陸羽的《茶經》和陸廷燦的《續茶經》,是關于茶的歷史、源流、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等的著名的綜合性論著。 陸羽(733-804),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鴻漸,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陸羽白幼好學,性淡泊。“安史之亂”后,他潛心于茶的研究,在各大茶區觀察茶葉的生長規律、茶農對茶葉的加工,進一步分析了茶葉的品質優劣,在學習總結民間烹茶方法的基礎上總結iJ-套規律,并留心于民間茶具和茶器的制作。后撰成《茶經》一書,對促進我國茶業和茶文化的發展繁榮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后人為了紀念陸羽在茶業上的功績,祀他為“茶神”或“茶圣”。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完整介紹茶的**部專著,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歷代茶事、茶葉產地等十章。其內容豐富、翔實,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并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中華茶文化的發展。陸羽的《茶經》一問世,即為歷代人所鐘愛,盛贊它為茶業的開創之功。宋代陳師道為《茶經》作序道:“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于茶者也!”《茶經》在當時就已競相傳抄,《新唐書·隱逸傳》說陸羽著《茶經》后“天下益知飲茶矣”。據傳唐代北方的回紇國曾以千頭良馬換取《茶經》。從那以后,《茶經》傳到國外,目前已被譯成日、英、俄等國文字,傳布于世界各地。 陸廷燦,字秩昭,自號幔亭,清代江蘇嘉定人,年輕時就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好古博雅。曾官崇安知縣、候補主事。因在茶區為官,長于茶事,采茶、蒸茶、試湯、候火等皆頗得其道。時人評日:“衣冠舉止,望而知非俗吏也!”陸廷燦一生撰有《續茶經》三卷、《藝菊志》八卷、《南村隨筆》六卷等,并因編定了《續茶經》而被世人稱為“茶仙”。 《續茶經》草創于崇安任上,編定于歸田之后。《四庫全書著錄》有壽椿堂刊本。書前有雍正乙卯黃叔琳序及廷燦作凡例。陸羽《茶經》另列卷首。其目錄完全與《茶經》相同,即分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等十個門類。但自唐至清,歷時數百年,產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茶經·續茶經》對唐之后的茶事資料收羅宏富,并進行了考辨,雖名為“續”,實是一部完全獨立的著述。《四庫全書總目》稱《茶經·續茶經》“一一訂定補輯,頗切實用,而征引繁富”,當為公允之論。 《茶經·續茶經》編者將《茶經》《續茶經》合編在一起,除了因為兩者都是茶藝專著而且書名有傳承關系之外,更因為它們都具有深層的文化內涵,基本上將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國人對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變囊括其中,是值得一讀的國學經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