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 讓你少走彎路的60個智慧錦囊
-
>
(文學)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
-
>
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選集:暖愛(黃皮)
-
>
明天,我想重新喜歡上自己
正念的力量 心身合一 改變自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772714
- 條形碼:9787560772714 ; 978-7-5607-727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正念的力量 心身合一 改變自我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主要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指導我們如何達到正念的狀態以及正念會讓我們擁有更加幸福、高效的生活的科學證明。本書包含“整體身心調解法”,還添加了一些關于冥想訓練的研究和應用,簡要歸納了正念訓練如何提高心理活動,改善軀體和大腦的聯系。
正念的力量 心身合一 改變自我 目錄
一、對正念誤判的澄清
二、正念神經科學
三、正念領域研究方法面臨的挑戰
第二章 正念冥想的腦內機制
一、正念冥想的核心元素
二、在正念冥想中參與注意力控制的腦內區域
三、在正念冥想過程中管理情緒的腦內區域
四、正念冥想過程中腦內相關自我意識的區域
五、正念冥想的不同階段和腦內神經網絡
六、狀態訓練以及神經網絡訓練
第三章 正念冥想的生理心理機制
一、身體幫助心理的歷程
二、身體的正念狀態
三、身心相互作用的機制
第四章 正念冥想的狀態與特質
一、個體差異
二、測量正念的傾向性或特質
三、正念冥想之后的狀態和特質變化
第五章 正念冥想與行為改變
一、正念冥想成分和行為改變
二、正念冥想中意識和潛意識的進程
三、為什么通過意識控制的行為改變很難發生
四、潛意識如何引發行為改變
五、通過正念冥想而誘發行為改變的綜合腦模型
第六章 正念在教育中的應用
一、注意力
二、沖突化解
三、創造力
四、學業成績
五、內隱學習
……
第七章 正念在健康和精神障礙康復方面的應用
第八章 學習和練習正念的領悟
第九章 正念領域的未來方向
第十章 整體身心調節法的原理和技術
參考文獻
作者致謝
譯后記:正念調試的心理解析
附錄
正念的力量 心身合一 改變自我 節選
《正念的力量:心身合一 改變自我》: 三、在正念冥想過程中管理情緒的腦內區域 研究表明,大腦內側前額葉皮質區和前扣帶皮層的前額葉區域主要借助邊緣系統負責調整、管理情緒,同時確保現在的方案與預期的調整一致。有很多明確的或隱性的方法可以管理情緒,并且每種方法都有相對獨立的神經網絡參與。雖然各種控制方法存在不同的穩定性差異,但是在冥想時,前扣帶皮層、內側前額葉以及邊緣系統也不斷地參與情緒管理的應答。實際上,情緒管理需要能夠在正念時處理無聊、低沉的精神狀態,特別是當冥想者在抗爭妄想心時。當參試者具備了精湛的技能,積極的情緒就會隨著主觀的愉悅和幸福感出現,這樣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注意于自我,維持良好的情緒,以繼續內心的歷程。 有一種正念冥想方法——整體身心調節法,它是一種將內、外的體驗“全盤皆收”的方法,用開明的態度去參與系統對注意力以及自我調節的訓練。在一系列的隨機雙盲的實驗中發現了整體身心調節訓練的有效性。對健康者或者病患來說,幾小時的短期訓練可以提高注意力的控制(執行功能)和對情緒的管理,減輕壓力(皮質醇激素),提高免疫內分泌與前扣帶皮層和前額葉的活性,從而更好地加強自我控制。控制組接受了相同時間的行為認知療法中的放松訓練,其中包括身體的放松以及精神的意象(不是正念的狀態),這樣更加適合做正念冥想的對照組。由于調節法和其他形式的正念冥想由同樣的核心技術組成,所以我們預計,其他的正念冥想也有著相似的效果。 在一組實驗中,大學生被隨機分配到整體身心調節訓練組或者放松訓練組,進行五次短期訓練(每次20-30分鐘)。通過測試注意力的神經網絡發現,與放松控制組相比,整體身心調節訓練組在注意力控制方面表現出了顯著的進步。同時,整體身心調節訓練組成員的多種消極情緒和疲勞感大大減少,在自我評估的心境狀態量表中也表現出了更加積極的感受。另外,整體身心調節訓練也表現出更加健康的反應,如降低應激皮質醇激素的水平,增加免疫應答等。在另一組實驗中,科研人員將大學生同樣隨機分組,然后通過正負性情緒表來監測被試的情緒狀態,發現和放松訓練組比起來,簡單的整體身心調節訓練組成員展現出了積極的情緒和心境,消極情緒也隨之減少。還有另一個類似的實驗也證實,為期八周的正念訓練(不是調節法)能減少消極情緒。這些結果表明,正念冥想能夠有效地提高注意力控制、情緒管理、應激應答等自控能力。 正念冥想是如何增加情緒管理?有證據表明,正念培育的“當下覺知”和“無判斷接納”兩種心境在促進自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正念訓練能提高對情緒的敏感性,提高人們對早期情感的應答,*終達到幫助人們有效地控制情緒的目的。在我們的一個實驗中,五次整體身心調節法可以增加大腦前扣帶皮層和臨近的前額葉的θ波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情緒管理不總是刻意的,也可以在無意識或在隱性階段中進行調節。這些隱性的階段可以讓人們自行決定是否要參與到情緒管理中,指導人們選擇適合的情緒管理對策,促進情緒管理策略的制定。在過去的十年里,科學家已經發現缺乏隱性情緒管理可以引起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癥患者無法管理無指導的、自發的情緒,表明內在情緒管理的異常會影響到外在的意識。這些發現給新興的無意識治療開辟了佳境,也和我們對整體身心調節法的研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正如吸煙者在隱性調節階段中會不自覺地減低煙癮并且提高情緒。 為了研究整體身心調節法控制情緒的作用機制,我們邀請大學生做了有關腦成像的評估分析,然后隨機分為整體身心調節訓練組和放松組進行實驗。經過五次訓練,神經影像學數據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整體身心調節訓練組在前扣帶皮層表現出更強的活性。先前的研究表明,前扣帶皮層是參與情緒管理和注意力控制的區域。由于這塊區域也和自主神經系統有關,我們也采用一系列方法測量了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如心率、呼吸、皮電等的變化,從而發現整體身心調節訓練對副交感神經也有很好的調節。這些發現都和整體身心調節訓練技術有很大的關系,整體身心調節訓練可以讓人們花很少的努力就能調節好自己的思維,進而使內心自然地轉化到平和狀態。這種狀態使我們上升到更高的意識層面,*后更好地調節身、心、外界環境這三者的關系。另外,處于什么樣的正念狀態是需要在資深整體身心調節法導師、教練的帶領下,通過身心訓練以及教練與學員之間的互動、平衡和共鳴程度達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腦內前扣帶皮層和臨近前額葉皮質區參與注意力和情緒管理之外,其他腦區如側背部前額葉皮質區等區域也參與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控制神經網絡。一些實驗在正念冥想時用儀器監測這些區域,但是我們還不能確定這些被觀察到的現象是否是因為其他的因素引起的。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