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慶后:有一種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蘇軾全傳(特裝版)
-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
水滸人物之最
-
>
愛因斯坦(藏文)
-
>
張之洞督鄂紀年
-
>
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大師巨匠(西南聯大1937-1946)(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61524
- 條形碼:9787559661524 ; 978-7-5596-615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師巨匠(西南聯大1937-1946)(精) 本書特色
探究亂世先生的文化底蘊展現中國人骨子里的貴氣1.直擊青年人追憶大師的熱情《西南聯大》《覺醒年代》《90后》等展現年代的影視作品的出現,掀起了青年人對大師的追憶。并且余熱綿長。相關話題熱度持續不減。本書充分迎合青年人的心理,滿足青年人對大師深層次了解的欲望。
2.同主題新劇加持:媒體稱,自開拍以來就被無數網友催更的《我們的西南聯大》電視劇,將在2022年六、七月上映。
3.深度剖析一代人的成長:大師何以為大師?西南聯大與其中的大師如何互相成就?今天的青年究竟該學習大師的哪一點。看過本書,會豁然開朗。
4.嚴謹考據:專業學者耗時五年精心編著,每一篇小傳的創作都需要閱讀五十萬字的資料。取材嚴謹、內容詳實。
5.手繪素描:青年藝術家閉關200天,匠心手繪大師肖像。
1.真實再現艱苦年代大師的精神和品質
2.全方位講述大師的人生:苦難如何造就普通人的輝煌?
3.將中國人的智慧、風骨、氣節,展現的淋漓盡致。
4.暢銷品《大師巨匠》西南聯大特別版。
大師巨匠(西南聯大1937-1946)(精) 內容簡介
艱苦的年代,一個人如何與命運抗爭,成為出色的人?教育資源*匱乏的時期,國家如何造就一位又一位重量大師?
本書以精簡、清朗的小傳,刻畫西南聯大二十余位大師的學養與風骨。他們身處*艱苦的時代,不畏艱險,在逆境中勇往直前,成為各領域獨當一面的重量大師,可助當代青年以史為鏡、躬身自照,持獨立思考之精神,砥礪前行。
大師巨匠(西南聯大1937-1946)(精) 目錄
**章:明德至善:大學之大,有大師之謂也
張伯苓:中國不亡,有我!
蔣夢麟:有魄力,有擔當
梅貽琦:大學在大師,不在大廈
潘光旦:位育概念的標本
第二章:文人典范:是真名士自風流
吳宓:瘋人、情人、詩人
劉文典:是真名士自狂狷
朱自清:*完整的人格
沈從文:非常非常的“平常”
穆旦:一顆星亮在天邊
楊振聲:啟蒙老師
錢鍾書:人中之龍
聞一多:*后一次演講
第三章:百年大師:只留清氣滿乾坤
陳寅恪:三百年來一人
馮友蘭:闡舊邦以輔新命
錢穆:一生為故國招魂
金岳霖:頑童哲學家
傅斯年:人間一個*稀有的天才
吳晗:天真猶自笑盈盈
第四章:強國奠基:格物致知日日新
吳大猷:中國物理學之父
華羅庚:圓與切線的位移
楊振寧:當塵埃落定之后
李政道:自尊向上,不進則退
馬約翰:強國必先強種
大師巨匠(西南聯大1937-1946)(精) 節選
克服時代,愛你所愛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100 多年前,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對同代人的無謂匆忙深惡痛絕,也感慨學者一再地墮落,于是發出了這樣的抗爭口號。時過境遷,尼采的這句話依然閃爍著光輝。
人在時代中,無疑會深受它的浸染與裹挾,常會身不由己、深陷其中,直至被湮沒、消失。回溯西南聯大這段滄桑歲月,我們總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在那風云變幻、悲痛覺醒的大時代,歷史的浪潮將西南聯大的知識分子推到了舞臺前沿,時代、民族、國家的宏大敘事,裹挾著他們的尊嚴、血淚、生命,寫就了一段精彩紛呈而又眾說紛紜的歷史。
這是一個風雨如晦、大師迭出的精彩時刻。近現代以來,中國經歷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動蕩與屈辱,一邊是腐朽的清政府茍延殘喘,一邊是歐風美雨吹灑進古老的土地。無數仁人志士在迅猛的時代潮流中,甘愿放棄隨波逐流的舒適與安逸,主動去走抵抗力*大的路,為時代洪流搭建起溝通的橋梁,探尋著新的出路。
1898年 7月,中日甲午戰爭硝煙漸逝,22歲的張伯苓目睹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上演“國幟三易”的鬧劇,憤然從北洋水師退役,決定獻身于教育救國事業,由此開啟了南開大學的傳奇歷史;1919 年 7 月,五四運動發生后不久,33 歲的蔣夢麟接過蔡元培校長的殷殷托付,前往北大主持校務,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繼續向前推進;1931 年 12 月,“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同年,42歲的梅貽琦發表了著名的就職清華大學校長演講,此后的漫長歲月,這位“寡言君子”大刀闊斧地改造清華,成為清華校格的精神象征……
這是一次慷慨悲壯、剛毅堅卓的身體力行。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南開大學在日軍的轟炸下遭遇滅頂之災,清華和北大在被日軍鐵蹄踐踏的北平城中也岌岌可危。在國破家亡的生死關頭,三校開啟了史詩般的南遷之旅,先落腳長沙,后移至昆明,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教育文脈得以延續。
“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1937 年 9 月,47 歲的清華教授陳寅恪一面操辦著悲憤去世的父親陳散原的喪事,一面忍受著因操勞過度右眼視網膜脫離的痛苦;同年 11月,他毅然放棄手術治療,攜妻女倉皇離開北平,踏上了輾轉南渡的艱辛旅程。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1938年 2月,39歲的清華教授聞一多婉拒了好友邀請其到教育部任職的好意,辭別妻兒,跟 300多名師生組成長沙臨時大學湘黔滇旅行團,開始了長達 3300余里的偉大遷徙。他一路上唱著《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情緒慷慨激昂,歷時 68天,*終到達昆明。
“國難日亟,國亡無日,不抗戰無法解決問題,不打日本鬼子無法消除心頭之恨。”1942年 2月,24歲的穆旦放棄西南聯大的教席毅然從軍,擔任中校翻譯官;1942 年 5 月,他跟隨中國遠征軍第五軍沖進了緬甸境內的野人山和胡康河谷,歷經煉獄般的考驗,九死一生,脫離險境……
這是一種前赴后繼、弦歌不輟的賡續傳承。這群拒絕被時代挾持的教授和學子,一路播種,也一路收獲,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誠如北宋大儒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以良知為明燈,穿越歷史的迷霧,照見光明的未來。
在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狂狷名士劉文典吩咐學生將課堂搬出教室,在校園里擺下一圈座位,自己則坐在中間,當著一輪圓月,大講《月賦》,“儼如《世說新語》中的魏晉人物”,聽者“沉醉其中,不知往返”;在昆明“跑警報”時,頑童哲學家金岳霖不慎遺失耗費近 10年心血完成的長達 60萬字的手稿《知識論》,痛心不已之后選擇重寫,又歷經五六年時間,再次寫成六七十萬字的《知識論》,并于 1983年終獲出版;抗戰勝利后,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力排眾議,堅定地推薦尚在西南聯大二年級讀書的李政道赴美國攻讀物理學博士,11年后,吳大猷的兩位學生楊振寧、李政道一起站在了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領獎臺上……
西南聯大所處的時代,如潮水般無情地吞噬著脆弱的生命,沿途卻開滿了鮮花,芳香彌漫。這群自覺擔負起民族前途、國家命運和文脈傳承的知識人,掙脫了時代的泥淖,沖破種種艱難險阻,紛沓而至,成為今天的我們追尋良知與勇氣的方向指引和精神坐標。
莎士比亞曾感慨:“這是很老的故事,卻也是天天發生的故事。”歷史是過去,是未來,更是現在的每一個瞬間。今天,站在共同走過的時間渡口,重新凝視中國的過去與未來,我們會發現,西南聯大那些故事里的吉光片羽,不是他者的敘事,而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自己。過去并未走遠,現實仍在那里,未來總會到來。如何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屬于當下知識人與生俱來的使命,也是如今的年輕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臺詞道:“愿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愿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循著這段西南聯大歷史中透出的微弱光亮,我們或許可以獲得某些啟迪,汲取點滴力量,相互鼓勵,彼此溫暖,共同克服這個時代,期許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丁士軒
2021年 10月 26日于北京
大師巨匠(西南聯大1937-1946)(精) 作者簡介
丁士軒 編著
青年作家,獨立紀錄片人,銘軒工作室發起人。現居北京,致力于口述歷史、非虛構寫作及媒介批評等。 汪士倫 繪
曾就讀于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江西師范大學,進修于湖南理工學院、湖南師范大學。多年來致力于空間藝術教研與設計實踐,擅長鋼筆水彩畫,曾寫生考察歐洲等地,尤其關注世界各地民居建筑與環境。致力于“空間道”藝術設計哲學探索,主要編繪出版《廬山藝術特訓營師生作品集》《空間道之走向設計》等。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