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雪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本人鐘愛,同時也為他惹來爭議的小說 ·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獲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
雪 內容簡介
《雪》的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借著記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遠小城卡爾斯游逛。大雪封途,卡爾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斷。大雪下得無休無止,槍聲在舞臺上響起,卡爾斯陷入了軍事政變。現代與傳統,政治與文化……這些沖突把卡爾斯城的人們分為兩極,整個小鎮的氛圍充滿了壓抑、憤怒、陰謀和暴力。愛情故事、謀殺案、歷史糾葛及沖突,都濃縮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城中。
雪 目錄
01 前往卡爾斯 1
02 遠方的街道 7
03 貧困和歷史 16
04 卡和伊珮珂在新人生糕餅店 30
05 兇手和被害人之間初次也是后一次的談話 38
06 穆赫塔爾的傷心故事 50
07 從黨部到警察局,然后又回到大街上 60
08 “神藍”與魯斯塔姆的故事 71
09 一個不愿自殺的沒信仰的人 83
10 雪和幸福 90
11 卡和教長先生在一起 97
12 奈吉甫的離別之苦 104
13 和卡迪菲一起雪中漫步 113
14 晚餐時關于愛情、頭巾和自殺的討論 120
15 在民族劇院 134
16 奈吉甫看到的情景和卡的詩 144
17 姑娘燒掉自己罩袍的一出戲 151
18 舞臺上的革命 158
19 革命之夜 167
20 夜里卡睡覺時和清晨 174
21 卡在冰冷恐怖的房間里 184
22 蘇納伊·扎伊姆的軍人生涯和現代戲劇生涯 193
23 和蘇納伊一起在司令部 206
24 六角形的雪花 218
25 卡和卡迪菲在旅館的房間里 227
26 “神藍”對整個西方世界的聲明 234
27 卡勸說圖爾古特先生加入聯合聲明 247
28 卡和伊珮珂在房間里 256
29 在法蘭克福 261
30 短暫的幸福 273
31 亞細亞旅館的秘密會議 277
32 關于愛情、無足輕重和“神藍” 的失蹤 295
33 害怕被殺 306
34 中間人 319
35 卡和“神藍” 在牢房 332
36 生命和戲劇、藝術和政治之間的交易 344
37 準備后一場戲 356
38 被迫“做客” 的經歷 367
39 卡和伊珮珂在旅館 375
40 寫了一半的章節 389
41 遺失的綠色筆記本 393
42 伊珮珂的眼里 400
43 后一幕 410
44 四年后在卡爾斯 425
雪 節選
《雪》被很多引人入勝的混合物充盈著:殘酷與荒誕,詩歌與暴力,還有一種聲音,在故事講述者的戲謔口吻與迷失的探尋者所承受的痛苦間切換。 ——《紐約時報》 一部在大雪的沉寂與哲學意味的對話間切換的作品,使人聯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偉大作品。 ——《明尼阿波利斯星論壇報》 《雪》是帕慕克長期計劃中的*一筆:通過敘述,令其國家存在。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作者) 帕慕克很有天賦,善于運用輕快、荒誕主義的手法,拖長鬧劇的情節,甚至暗示在這個冷漠、混亂的世界里,任何情節都是可笑的。他熱衷于劇場表演中非真實的現實,虛假的真實,而《雪》以卡爾斯民族劇院兩個夜晚的演出為支點,真真假假,幻覺和現實攪成一團,令人難以分辨。 ——約翰·厄普代克(《兔子三部曲》作者)
雪 作者簡介
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當代杰出的小說家之一。生于伊斯坦布爾,自幼學畫,大學主修建筑,后從文。200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稱:“在探索他故鄉憂郁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沖突和交錯的新象征。”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60多種語言出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