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落花尋僧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70327
- 條形碼:9787540770327 ; 978-7-5407-7032-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落花尋僧去 本書特色
芒鞋踏破,何只在道人腳下,
江湖無限,何只在云水生涯,
只要您能行于足下、另換只眼,就自有一番風光現于當前。
本書所寫的種種緣于作者這些年在中國大陸、日本的游歷,普通人眼中的山河大地,更是禪家眼中的境界現前。
從瀘沽湖的獨特驕傲,到蒙古草原的深遠寂寥;從青藏高原的讓人敬畏,到長江三峽的流逝之嘆;從日本秋楓的絕代風華,到京都古寺的寂靜;從隱于臺北鬧市的小茶室,到隱于陽明山的食養山房……雖然是不同的際遇與風景,卻都有著生命的觸發,也印證了過往所契的真實與虛妄,而無論所寫是人文、是禪思,更都不離那如斯面對的行者基點,也愿有心人在看似抒情的筆調中,仍可體得這宗門如實鍛煉的本質。
落花尋僧去 內容簡介
芒鞋踏破,何只在道人腳下,江湖無限,何只在云水生涯,只要您能行于足下、另換只眼,就自有一番風光現于當前。
本書所寫的種種緣于作者這些年在中國大陸、日本的游歷,普通人眼中的山河大地,更是禪家眼中的境界現前。
從瀘沽湖的獨特驕傲,到蒙古草原的深遠寂寥;從青藏高原的讓人敬畏,到長江三峽的流逝之嘆;從日本秋楓的絕代風華,到京都古寺的寂靜極致;從隱于臺北鬧市的小茶室,到隱于陽明山的食養山房……雖然是不同的際遇與風景,卻都有著生命的觸發,也印證了過往所契的真實與虛妄,而無論所寫是人文、是禪思,更都不離那如斯面對的行者基點,也愿有心人在看似抒情的筆調中,仍可體得這宗門如實鍛煉的本質。
落花尋僧去 目錄
一 江湖無限意
二 長調的呼喚
三 摩梭的悲歌
四 落花尋僧去
五 曹源一滴水
六 高原上的謙卑
七 絲路·黃沙
八 俱往矣!滾滾長江
九 大風起兮
十 昆侖之巔
十一 楓·杉·道場
十二 茅蓬七千
十三 體露金風
十四 真山真水
十五 忍將神韻斷瑯琊
十六 孤峰頂上的一轉
十七 一方天地
十八 人生四事
落花尋僧去 節選
二十多年來,我跑遍大江南北,許多人都以為我應該多次到達那大家向往的雪域--西藏,其實不然。
很晚才到西藏,是很奇怪,接觸密教已三十余年,在臺灣算是相當早的,而密教八十年代中期后在臺灣大興,許多人既往來于臺灣與尼泊爾、西藏間,我卻不然,的確很奇怪。
很晚才到西藏,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高原反應。反應的不是我,小兒子見庵六歲時到云南中甸--現在的香格里拉,得了高原反應,為了讓全家一起領受初到雪域的觸動,我乃將青藏的行程擱了下來。
就為了高原反應,住在臺灣的許多朋友或許又會奇怪起來,大家都知道上青藏高原,導游總會提醒游客,注意高原反應,但即使不去青藏,臺灣人對此也不陌生,因為大家都知道有高山癥,它也就是高原反應。
高山癥會如何?會心跳加速乃至不整,會頭痛暈眩、會缺氧,嚴重的會意識模糊乃至死亡,不過,對臺灣人來說,高山癥并不可怕,你只要及時下山就好了。
高原反應就沒那么簡單。臺灣稱高山癥,因為我們沒有高原,而也因為沒有高原,我們與它的關系就屬上山時偶一得之,下山就好了。高原就不同,它是住人的,住在上面的不說,即便是游客,在一望無際的高原中你也總得待上幾天,而青藏平均約4000米的海拔又比多數的山岳還高,于是,高原反應與高山癥雖屬同件事,但詞語的差別卻又顯現出兩者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同。
不只是人必須在上面待上幾天,高原反應讓人頭痛的是,它的來臨幾乎是不被規范的。剛上中甸,那清新冷冽空氣中的山景讓人確有置身遺世獨立的香格里拉之感,盡管導游要大伙見到美景,不能過度興奮,但大家仍掩不住那份心情,而也難怪,除了動作時氣稍感不足、心跳稍覺急促外,一切其實還好。
就這樣,下午到中甸,一夜順利,早上兩個孩子雨庵與見庵更在旅店沙發上跳來蹦去,忽然間,見庵邊對著我說了一句:"爸爸,我頭好暈……"邊跳進了我的懷中,我本以為是撒嬌,但就在這跳進的一霎,他竟就昏了過去,一摸他手,竟然其冷如冰,而兩唇也由紅轉紫,旅店人員趕忙為他灌上黑糖水,但他牙關緊閉,只能叫救護車送到醫院。
在醫院,注了藥物,打了點滴,孩子還在昏迷中,我問了導游高原反應的種種,她的經驗固有許多是沒來之前我就從書上看到的,但另有一些則又讓我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不一樣的看法之一是高原反應很個案,身強力壯者也許反應很強烈,瘦瘦弱弱的也可能一點感覺都沒有。的確,在后來的西藏之行時,一個酷愛攝影原任教官的朋友,體力一向不錯,卻幾乎連站起來的氣力都沒有,而幾位六七十的阿公阿婆則不見有多少反應。
不一樣的看法之二還是很個案,你這次沒有,下次也許有,這次有,下次也許沒有。的確,我在上昆侖、帕米爾高原時,一個常跑此線的維吾爾族導游,按理說不應出現狀況,但在車上卻忽然就全身顫抖、嘴唇發黑,要不是同行的中醫朋友馬上替他扎了針,怕不就此一命嗚呼。西藏的導游也說,即使常跑青藏"天路"的司機,在長江**源,海拔其實也只5200米的沱沱河一處,有時也會出現反應。
就這樣子,我對高原反應始終不敢輕忽,而在我見到更多的例子后愈是如此:
一個體育界的朋友,溫文敦厚,在天路上突然跟我說他想方便,我說再待幾分鐘,找到適當的地點好停車,他卻直接吼出來一句:"一分鐘也不能等!"于是只能馬上停車讓他方便,一兩分鐘后他上車了,問他怎樣,"一滴也尿不出來。"這完全與平時不一樣的行為當時讓我暗自擔心,因為已經有心智模糊的初兆。
再有一次,兩個學生隨我搭纜車上玉龍大雪山,從3300米陡升至4530米,一出纜車,兩人幾乎就站不起來,而到4680米的觀景臺,長度僅幾百米、高度只150米的步道,我卻看到有些人已寸步難移。
然而,這些觀察卻還不如自己親身的體驗真切,原來在玉龍雪山4000多米的地方,我還能幫人背背包,還能背著孩子上山,在天路、在西藏也一如往常,但就在長江源頭的沱沱河我因處理事情,身上被冰雹打濕,又一念之懶,沒換下濕掉的衣服即躺進被子,就如此,我這曾被狗咬至見骨仍不吭聲的人,竟忽然頭痛欲裂,難以支撐,這才知道,幾天來,那些在車上默默不語,偶爾說著自己已有高原反應的人其實是處在怎樣的痛苦之中。
然而,也就是這樣的體驗,自己竟與高原直接連接上了。本來,坐在車上,看著冷冽寒風中的高原,看著頂著寒風的牦牛,看著那直達天際的地平線,你盡管會有無限的孤寂、難以言說的蒼茫,望著遠處山頂的冰雪、近處苔石上的寒霜,你盡管不免有置于寒冽大地而生起的渺小,但再怎樣,你還是過客,是過客,你感覺就隔了一層,感覺就只能成為一種回憶。
可如今,高原反應來了,這反應穿透巴士的窗戶,穿過旅店的外殼,直接就讓你與高原接觸,在這時,你與高原的子民其實沒有什么分別,這海拔、這天氣、這高原上種種的一切,你因此也再不能以一種觀光客的心情來看待。
于是,為什么雪域西藏的宗教會成為此地生命的根柢追求,在佛法弘布的歷史因緣背后,我看到了更根本的原因。因為在這里,一切的一切,都隨時提醒著我們:人是有多渺小與有限,而這提醒,正如高原反應的滲透,直接乃至不可測,你即便主觀上想不看、不聽、不理、不想,也無法逃避。
的確,修行本就來自對萬有生滅的觀照與死生無常的催逼。而盡管事物成住壞空、剎那變遷,但常人的心量有限,卻總得在大起大落后才能真正體得這萬物不居的本質,盡管死生這天塹我們無法預期掌握,但人們卻總是事到臨頭,才驚覺它的可以隨時到來,而多數人也只有此時,才道心偶起,事情一走卻又故態復萌,"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確是世間相的如實寫照,也只有智者能在因地就已看到果地的必然,而一旦能如此畏因,對世間法所謂的好壞,看法也就自然與尋常人不同。
在世間法上,現代人之富于過去者真不知凡幾,不只居有屋、出有車,種種的社會網絡也讓多數人有*低的生存保障,然而,就因裹在這許多后天的甲冑里,我們乃較往昔更常忘卻生命的根本處境,相對的,往昔生命卻因困頓反較能在此升起一定的觀照。
困頓有來自人世的,也有直接來自自然的。來自人世的困頓常難免使人就在人情中打轉,以為透過后天的努力可以改變,但結果卻往往使得我們頭上安頭;反之,困頓如來自天地,就容易逼使我們返觀生命的本質處境。而青藏高原正是將人的感覺、處境逼到極處的一個地方,高原反應的不可測,讓任何人都不能也不敢在此有些許的自大,也讓那可被測量的世間成就盡成假相,孤寂、有限乃直接成為生命共同的感受。
正是這樣,你才時時可見到雪山中的瑪尼堆,才處處可見到高山中的五色經幡,而面對此,你想到的也就不只是神圣,更是神圣背后,那人的謙卑。
有了謙卑,就有了實踐,朋友谷正是我見到極少數以日常語言解釋中醫五行能讓高級知識分子接受的人,他跟我談到了高原反應加深了他對生命原有的領略:人是有機體,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小宇宙,所以牽一發而動全身,高原反應固來自缺氧,但缺氧在不同的人身上就起了不同的連鎖反應,因此無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反應一起,連紅景天也沒用,除非你離開高原。
不離開高原也可以,你要能不缺氧,過沱沱河的第二天,我到達了那曲,早上起床忽然想起打坐時需要的氧幾乎是常人的幾分之一,于是還有高原反應的我就在床上坐了二十分鐘,而只二十分鐘的打坐,臉上由蒼白轉到正常,高原反應竟就不見了。
就這樣,高原及高原反應,讓人回到了生命那困頓的原點,也提醒我們只有在生命的歸零中才能解套,它逼你從*根本處入手,而宗教不正是如此么!這也就是為什么雪域的西藏,宗教是她的一切,而身為行者,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寶島,那冷冽、孤寂、嚴酷、遙遠的雪域種種卻總隨時在我心中升起的原因。
落花尋僧去 作者簡介
林谷芳,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臺北書院山長,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六歲有感于死生。高一見書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同時間,亦因一段因緣入中國音樂。四十年間,于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出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后,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標舉宗門不共。在禪與藝術外,1988年后又以海峽開放恰可印證生命所學之真實與虛妄,頻仍來往兩岸,從事文化觀察與評論。
著有《諦觀有情——中國音樂里的人文世界》《禪兩刃相交》《千峰映月》《畫禪》《諸相非相——畫禪二》《落花尋僧去》《歸零》《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觀照——一個知識分子的禪問》《茶與樂的對話》《生命之歌——從胎教到生命完成》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