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在北大閱讀現代 十三堂文學討論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8438
- 條形碼:9787108078438 ; 978-7-108-0784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北大閱讀現代 十三堂文學討論課 本書特色
這些年來我們之所以重新探討過去研究過的對象,是因為我們又重新發現了它們鮮活的現實感和內在的生命力,而且發現原來很多問題都有待引入更加宏大的研究視野。這就是我們學科的當下性或現實性之所在。 —— 吳曉東
在北大閱讀現代 十三堂文學討論課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吳曉東老師組織的北大現代文學專業研究生讀書會討論稿的基礎上整理而成。討論的對象主要是1940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參與者從文本細讀入手,結合原始報刊材料以及文本發表的歷史語境,探索和發現40年代新的問題空間,從中具體辨析和闡發何謂“現代”,何謂“現代中國”等議題,進而輻射出對20世紀中國乃至當下現實的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討論的對象偶爾也兼及1949年后尤其是當下的文學作品和熱門影視作品,從中可見現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們是如何把思考的觸須延伸至當代領域的。參與者在進入文本發生的歷史語境的同時,也力圖引入相關的理論闡釋,逐漸形成了“文本·歷史·理論”三位一體的方法論視野,因此也選取了相關西方經典理論著作進行研討。
書稿盡可能保留原汁原味,保留參與者思考和進入各自話題的過程性,保留討論的現場感和“氛圍氣”,以期如實反映新一代中文學科的學子們如何細讀文本、如何選擇各自的切入視角,進而如何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思考和生發屬于自己的學術問題的鮮活歷程。
在北大閱讀現代 十三堂文學討論課 目錄
在北大閱讀現代 十三堂文學討論課 作者簡介
吳曉東,黑龍江省勃利縣人。1984 年至1994 年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教/育/bu“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 著有:《陽光與苦難》《象征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記憶的神話》《20 世紀外國文學專題》《鏡花水月的世界》《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 世紀的小說和小說家》《文學的詩性之燈》《廢名·橋》《二十世紀的詩心》《文學性的命運》《臨水的納蕤思——中國現代派詩歌的藝術母題》《夢中的彩筆》《廢墟的憂傷》《1930 年代的滬上文學風景》《如此愉悅,如此憂傷:20 世紀文學經典漫讀》《三〇年代的中國現代派詩人》《文本的內外——現代主體與審美形式》《遼遠的國土——現代新詩的詩性空間》等。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